跳槽
隨着三月底花紅入袋,開始看見蠢蠢欲動的遞信潮,獵頭行動亦漸趨活躍。眼下這一個職場時勢比想像中好,我一方面幫自己團隊見見人選,另一方面也抱着開放的心態去跟相熟的headhunter飲下咖啡,順便mark to market。
這一行消息非常快,更可以說是完全沒有秘密:由某高層上廁所後沒有洗手到某desk head在新加坡被辭退,基本上二十四小時之內已經知道。有額外新聞價值的題目如是非,人事調動,內部政治鬥爭等傳得更快。加上現在whatsapp等資訊設備發達,世界已經沒有了時差和地域界限,headhunter坐倫敦或新加坡跟香港的根本已經沒有分別。早前有幾位同事在倫敦那邊每年例行的刪減人手時被辭退,有headhunter沒多久(倫敦一清早即香港下午)便收到風聲問某某是被辭退還是跳槽-- 資料有可能比我們自己內部還迅速。
講開轉工,往往身邊有兩類人:
1. 年年話轉工但係講極都唔走
2. 粒聲唔出第二日就唔見咗人
第一類為大多數,總有一個喺左近。這一類人多數積極上進,覺得自己努力工作,覺得自己付出比別人多但回報比別人少。他們不會是最hea的一群,又不是希望不勞而獲,但多半是hard worker而非smart worker-- 可能一枱也是雜亂無章的文件紙張。一方面每天埋怨他們只有做的份沒有分的份,每天烏雲蓋頂,不斷散播負能量說上司對他們有偏見或者不公平:那妹妹為什麼經驗比他們淺卻平步青雲,一定有什麼不見得光的事情;那老seafood hea了十年為什麼還沒有被人辭掉,呃飯食;那個新請回來的一眼便知沒料但聽聞他跟某高層有親戚關係。
他們還經常把「如果點點點我就辭職」放在口邊。但口是心非,身體最誠實。他們一來怕煩並安於現狀,覺得機會成本很高,最多也只是跳下草裙舞;二來懶,根本沒有勇氣去闖,對眼前的系統、對口、工作模式等已經駕輕就熟,離開了這個山頭一切也要從頭來過。
最後經過一些秋與冬,改朝換代了好幾次。職沒有升過、人工沒加太多、花紅越來越少,但這一類人每一年年尾說的話還是沒有變:「佢再唔(乜乜乜)我就劈炮唔撈!」有一些慢慢變成了他們以前口中的老seafood,更有一些不是自己辭職而是終於被長江後浪推前浪。
是有種人,粒聲唔出就派散水餅,方為人上人。Trading floor因為工作比較敏感,遞得信十成九去competitor,要即刻離開崗位放garden leave。我有見過同事連散水餅都慳返,上午辭職下午消失了之後三個月後再蒲頭先請happy hour。大家都司空見慣,問也不需要問,免得尷尬。
In short, 真心要轉工的兄弟切記心浮氣躁,七情上面;也不需要跟所有同事匯報你現在的見工進度和心得。可悲的現實是職場往往小人比交心朋友多,身邊的同事妒忌也好全心靠害也好,在老闆面前打小報告,最後你不單止見工唔成,連自己現在這份工的前途也斷送。賠了夫人又折兵。
魚唔過塘唔肥大家都非常明白,但我們這一行行頭非常細,上司往往跟隔壁銀行的老闆是舊同事,happy hour的時候可能就已經在討論剛剛你的下屬到我這邊見工也不足為奇。所以見工的時候我千萬不要對現時的工作及上司有太大的仇恨意味,被問到轉工的原因是要跟前度分手一樣有一些遠站在道德高地冠冕堂皇的藉口:「It's not about you (分工有幾難頂), it's about me (例如我想嘗試一下新的挑戰) and definitely not (just) about money.」這個對白不能夠更加虛偽,錢大家都想搵,但不能夠表現到一身銅臭;更不能夠把重點只放在薪水,因為花無百日紅,今天這家公司能夠給你的明天一定有某一間公司可以出更好的價錢。
最後,無謂的大話千萬不要亂講。自我推銷的時候不期然會言過其實,但化妝還化妝,不可以過火去喬裝,假狗也絕不能裝。持久力男人都想認叻,但閂埋房門見真章的時候,十秒不會突然變成十分鐘。正如早前提及,因為消息實在太過靈通,你以為一個無關痛癢的大話吹大了你的對某個project或工作的貢獻和表現,但到頭來面試官只要簡單打聽一下而如果露了底的話,這個本來沒加了太多分的項目反而一下子變成了deal breaker。
識人是否好過識字,不能夠一言而喻;但杯啤酒與其點都要飲,不如有效率地飲。